52歲的劉先生,近來看東西總看不清,開車也是“迷迷糊糊”,一開始他以為是得了老花眼,覺得“沒什么”。沒想到去配花鏡時,醫生卻說是患了白內障,且達到了膨脹期,不及時治療會有致盲的風險。于是,在醫生的建議下,劉先生第二天便入院進行了手術治療。
專家提醒:生活中,有很多類似情況,一開始以為是小病,其實是另外一種疾病開始或者加重的征兆,尤其是一些中老人誤把白內障引起的視力問題當作“老花眼”。白內障是常見的致盲性眼病,多見于50歲以上,且隨年齡增長而發病率增多。
白內障與老花眼的癥狀相似
但其原理卻不同
醫生表示,老花眼和白內障是眼睛的同一個結構--晶狀體出現了問題,但是這兩個眼睛問題還是不太一樣的。
老花是晶狀體彈性下降,白內障是晶狀體透明性下降,這兩個問題都和年齡相關。而隨著白內障的發展,晶體的彈性肯定也會下降,也會加重老花。
老花眼看近處的東西不清楚,遠處的則清楚很多。而得了白內障,無論看遠看近都不清楚,如同眼睛蒙上了紗,還可能出現怕光、看物體顏色較暗或呈黃色等癥狀,真知還會引起眼部并發癥,如青光眼等。
老花眼、白內障
也許會遲到,卻不會缺席
白內障和老花眼常常會同時出現。過去,老花眼問題只能通過佩戴老花鏡的方式來解決,現在老花眼/白內障手術已經非常成熟,有各種各樣的手術方式,能夠滿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。
比如:三焦點人工晶體置換手術。
三焦點人工晶體把人眼看近、看中間距離以及看遠的三個焦點都設計在一個人工晶體里面,用這樣的人工晶狀體置換已經老化(老花眼)或混濁的晶狀體(即白內障),不但可以恢復晶狀體的透明性,還可以模擬人眼的自動調焦能力,讓人重新同步擁有近、中、遠三種視力。